“地产名嘴”易宪容玩“失踪”拒谈辞职
时间:
“为民说话”还是“忽悠了百姓”易宪容近年主要观点———
■2005年6月8 日上海房价将下跌50% 北京将下跌30%
■
■
■
■
■
■
■
年后,北京乃至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平静终于因“地产名嘴”易宪容的突然辞职而打破:
媒体以及众人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易宪容为什么辞职之上。而从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不仅盛产“知名开发商”,还盛产“知名专家、学者”。易宪容就是后者中的一个。印象中,易宪容是在2005年突然“冲进”房地产行业,并以其代表性观点———房价要降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人物。印象中易宪容最早受到关注,是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媒体半个月时间内发表了两三篇文章,都是关于房价要降、当下的房价上涨是开发商在人为操作等。被称为易宪容名言的“北京房价要跌30%,上海房价要跌50%”,也是在这个时候抛出的。当时的背景是,北京房价国务院刚转发建设部等9部委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北京、深圳的房价快速上涨,涨幅甚至接近20%,很多购房人期待房价下降。
此后,他就成为了各种房地产论坛的活跃人物,似乎有任志强、潘石屹等开发商到场的论坛,都会有他的身影。记不清是在哪次论坛上初见易宪容。印象中,论坛开始前,易宪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学者———不怎么说话,微笑着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让人完全不能想象他就是在媒体报道中语出惊人的易宪容。但是,一旦论坛开始,易宪容便会进入状态———嗓门很大,语速惊人,普通话很不标准,带着比较浓的南方口音。
回头看易宪容从2005年以来至今的“楼市观点”,大致是如下的脉络:坚持房价要降,甚至具体到北京要降三成、上海要降一半。但实际情况是2005年以来北京、深圳乃至全国的房价都在上涨,于是2006年易宪容提出“警惕人为操纵房价恢复性上涨”,接着将矛头指向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指出房地产商赚取暴利是不争的事实……在房价上涨的事实面前,他一直坚持唱“衰”,并为此忍受来自各方公开的不公开的谩骂。
不知道部分媒体报道的,所谓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易宪容辞职的真相是其有关房地产的“言论缺乏严谨性,而且是不负责的”这一消息是否真假,但有一个事实是,房价在易宪容的“降价论”中一直在快速上涨。就像中原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近日指出的那样———尽管在房价快速上涨的现实面前,易宪容提出的房价要降的观点让很多购房人备感温暖,满怀期待,但无可争辩的是2005年、2006年恰恰是历史上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两年。拥护易宪容的购房人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至2006年下半年,网上网下,骂易宪容的有很多是听了易宪容坚持等着房价下降再买房的购房人———在现实面前,谁都会算账。不少购房人在说,如果当年不是听了易宪容的话,不是期待房价降价,而是抓紧时间买房,购房成本较现在至少能少几十万元。
从这点看,舆论对易宪容评价的转变似乎早就注定了易宪容的“辞职”。公平地讲,眼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正在走向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乱市”之中,应该允许经济学家“百家争鸣”。作为购房人,是否买房,在什么时候买房,也不要过多地寄希望于专家学者的判断,还是看自己的需要吧。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买或者租自己力所能及的房子。
说到这儿,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2001年12月底预言“2002年将是房地产的严冬,2月份甚至可能出现崩盘”的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魏杰。此言一出,也曾引起了轰动,但2002年至今,楼市依然形势很好,魏杰此后几乎不再公开发表涉及房地产方面的观点。另一个是如今也已淡出公众视线的谢国忠。
相关新闻
李扬:易宪容辞职还有其他原因
而从
新闻内存
地产商VS易宪容
看2005年以来易宪容所发表的文章以及他和开发商的每次争论,易宪容受开发商攻击的是唱衰房价,最受开发商们反击的“软肋”是房价一直没有降价。
潘石屹曾在其博客中写道:“国内的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是易宪容,就像巫婆诅咒一样,说房地产一定要死,说一定要崩溃,价格一定会暴跌。”任志强也说:“可是后来也没像他说的房子跌了30%,那以后谁还会信他?”
此外,开发商眼中的易宪容还是一个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
而对此,易宪容的应对是:房价没有降“是因为目前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是领导制的垄断定价,房地产开发商完全有条件合谋推高价格”。至于数据问题,他明确表示“数据证明就一定是绝对真理吗?事实上,数据收集及整理都是个人主观收集与选择的结果。如果在研究中选择性地使用数据时,那么这些研究一定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特别是,当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或许多数据不公开、不透明、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下,一些人更是容易用这些本来就没有反映现实经济生活的数据来证明其行为的合理性。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证明不仅不能够说明事实,甚至会颠倒黑白。”
转自:MSN中国-北青网
本站声明: “本网站系非营利性网站,旨在宣扬法律意识,弘扬法治正义,交流执业学习心得。本网内部分文章系来自其他网站,目的只做为交流学习之用,其相应的权利均属于原权利人。如权利人认为不妥,请来电或来函说明,本网页随即停止转载和使用。望谅解本网未先征求意见,谢谢合作!”